重思茶居

17 七月, 2006

香港應否開徵商品及服務稅?

Filed under: 經濟解構,時事剖析 — 科思 @ 12:24 上午

近日,有一個關切到所有人日常生活的活動正炒得熱烘烘,那就是商品及服務稅,即是銷售稅。每每政府希望加稅,或者增加稅種,市民總會大力反對。而當政府減稅時,就會大讚德政。這正正是人的自私心理作怪而出現的不理性行為。其實,銷售稅的開徵,在有所決定之前,我們必須要明白,為何政府要開徵銷售稅?開徵銷售稅有什麼影響?如果有壞影響的話,如何補救?今次,本貓嘗試逐一回答以上問題。

為何政府要開徵銷售稅?

開徵商品及服務稅的首要目的並非是要增加政府收入,而是要擴闊香港的稅基,使政府稅收較為穩定,減輕政府對會隨經濟狀況而大副浮動的不穩定收入的依賴。 現時,政府的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薪俸稅和利得稅,而當中大部分的稅收又是來自少數的納稅人或企業,同時,而這些稅項的收入是極受經濟波動影響。跟據政府文件顯示,現時本港工作人口高達三百四十萬人,但只有一百二十萬名繳納薪俸稅人士,而繳納最多薪俸稅的十萬名人士,所交的稅款更高達整體薪俸稅稅收的六成,這一情況足顯示香港稅基狹窄的問題。引申出現的問題就是,當經濟下滑時,政府的稅收必然大幅下降,導致財赤的出現,政府或許要再次加稅及削減公共服務開支,或需動用儲備,甚至向國際市場借貸,長遠而言對本港財政極為不利。同時,這一個財赤的是因為稅制而出現的,是一結構性財赤。除非經濟上升,否則必會經歷財赤,而香港過去數年正正陷入這個問題。

同時,現在香港人口持續老化,將來納稅的人會越來越少,但同時需要政府幫忙的人會越來越多,而商品及服務稅是不受人口老化影響,所以商品及服務稅其實是一個防人口老化危機的措施。

其實,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發表預算案時亦說: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亦指出,香港應實施商品及服務稅,以解決結構性財赤問題。」

基於以上問題,政府才會提出開徵商品及服務稅的建議。

開徵銷售稅有什麼影響?

當銷售稅一開徵,必然會對經濟,對民生出現一系列的影響:

  1. 因為銷售稅的關系,物價將會首先一次性作出調整,一、兩年內通脹會加劇,不過由中期開始會因社會已經適應這一銷售稅,通脹將會正常化。
  2. 銷售稅的開徵,意味著所有貨品,包括出口貨物,都會很大機會加價,令本港的出口受到打擊。
  3. 一直以來,本港的高度競爭力,很大部分都是來自簡單低稅制。可是,銷售稅的開徵將會令本港稅制大大複雜化,削弱本港競爭力。
  4. 基於銷售稅是一累退稅,表示收入越高,所交的稅率會越低,故此是項稅項將會佔低收入家庭一個頗大的百份比,使貧富懸殊的情況加劇。
  5. 香港長久以來的購物天堂的美譽,是因為貨物「平、靚、正」而來的。而銷售稅有可能會打擊旅遊業,令旅客反感,影響香港旅遊形象。即使旅客可獲退稅,但是以每日有過十萬的內地旅客,加上其他國家的旅客,退稅過程可能會產生混亂,令平日已很擠迫的關口更擠迫。
  6. 低收入人士將會百上加斤,令他們的生活質素下降,基至令更多人跌入綜緩網。
  7. 不過,銷售稅可以令政府的財政更加健康,減少對薪俸稅和利得稅,以及其他如賣地的非經常性收入,令政府更有效地規劃各項教育、福利、醫療和基建等開支。

如果有壞影響的話,如何補救?

正如上文所述,每逢任何一個經濟政策,總會有得益者,及受害者。而銷售稅的開徵,明顯地得益者是香港政府,受害者是市民。那如何補償市民的損失,令他們支持這次銷售稅的開徵?將會是對政府的一次大考驗!政治角力,我這個商科人就不太懂了,但政策上都可以給予少少意見。

  1. 首先,開徵銷售稅事必會削弱本港競爭力,所以要從其他地方作補償。減低利息稅是一定的,物業稅、印花稅的扣減亦可考慮。而徵收銷售稅的機制亦都要盡量簡單,以減低商家的行政費用。同時,亦都要做好人才、基建方面的配套,例如:人才的再培訓、教育、貸款支持、簡化商業登記程序等,務求造好營商環境。
  2. 其次,對普羅市民方面,薪俸稅的扣減是一個必要的政策。其他如水費及排污費、差餉、醫療費,會否作一定程度的扣減,可視乎銷售稅的收入再作考慮。延長免費教育的年期,或增加大專生助學金及貸款等,絕對可以再三考慮。
  3. 接著,低收入人士方面,加綜緩、生果金、醫療租金補助是不可或缺的。政府說過會給予補貼給低收入人士,但是如何決定貧窮線是一個頗大的問題。
  4. 最後,旅遊方面的退稅察方面亦需盡量簡單,例如憑單滿一定金額即可退稅,不需要另外證明等。不過,最根本是要增加旅遊景點,才是最實際的方法。

目前外國政府普遍徵收商品及服務稅,例如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的所有成員國。目前新加坡的相關稅率是5%、澳洲10%、歐洲國家則介乎15 – 19%不等。基本上我是支持這項稅項。不過,即使開徵商品及服務稅,稅率可以定於2-3%,看一看這項新稅對經濟的影響。同時,現在香港的經濟還未完全復蘇,新的稅種可能會打擊正復蘇的經濟,所以稅率開徵時處於低水平,可以防止正在復蘇的經濟受到打擊。當經濟完全復蘇時,才調整稅率,這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其實,根據國際經驗,由決定開徵到實際收取有關稅項,大概需要三年時間準備。因此,市民會有足夠時間,對有關稅項進行深入、全面和理性的討論,無須急下定論,大家不妨在下周二開始,為期九個月的公眾諮詢多提意見,令這個新稅項更加完善,或者可能最後總出一個結論:香港還是不開徵商品及服務稅較好。

延伸閱讀:

明報社評 – 銷售稅理念好落實難 須另覓途徑拓稅基

稅制改革的諮詢文件及有關單張 – 稅制改革網頁

香港政府新聞網 – 制改革諮詢文件公開派發

風雪中的故居銷售稅,特區政府又一鬧劇!

吳偉明的知日部屋 – 日本消費稅的經驗

9 則迴響 »

  1. 我也覺得2-3%可以接受。
    5%可能對現在的香港而言未能一下子接受得起。

    迴響 由 Wolfer — 17 七月, 2006 @ 6:14 下午 | 回應

  2. 是呀!根據政府的數據,5%的商品及服務稅,將會令物價上升3%(不過,我相信政府是報細數的說)。我不有足夠的數據,不過,我估計2-3%的商品及服務稅會令物價上升1-1.5%,在過去數年,通帳大約1-2%,所以我相信2-3%的商品及服務稅是一個可接受的程度。

    迴響 由 迷路貓 — 17 七月, 2006 @ 11:35 下午 | 回應

  3. 今天在小巴聽電台有一個頗有趣但值得深思的看法:
    以往香港一直沒有銷售稅,沒有這個極穩定的稅務收入,但換來的是培養出政府官員一直審慎理財的良好習慣,而且也成功儲到七千萬儲備。

    迴響 由 hkxforce — 19 七月, 2006 @ 1:27 上午 | 回應

  4. 迷路貓:

    很有水準的一篇文章!已連線!您果然是商科人啊!

    認同「每逢任何一個經濟政策,總會有得益者,及受害者。而銷售稅的開徵,明顯地得益者是香港政府,受害者是市民。那如何補償市民的損失,令他們支持這次銷售稅的開徵?將會是對政府的一次大考驗!」,但對比「市場主導、政府促進」的大方針,我較相信「積極不干預」政策。

    或許我可能太陰謀論,固然對政府的取態抱有疑問,覺得「銷售稅」不限於實行、稅率,以及補助等問題上。

    迴響 由 何故 — 19 七月, 2006 @ 1:27 上午 | 回應

  5. 政府允許初次實行GST,首五年稅率不變亦有待商確。

    如果五年前已經有5%的GST,五年稅率不變,這五年來所發生過的事件,會使如今的香港變成什麼光景呢?

    迴響 由 Wolfer — 19 七月, 2006 @ 11:33 上午 | 回應

  6. 思考:

    無疑現有是培養了政府官員一直審慎理財的良好習慣,而且也成功儲到七千萬儲備。不過,我看的問題是,當經濟衰退時,這七千萬儲備就會發覺是很少的了。七千萬儲備一方要保護香港的金融體制,一方面又要支持政府的開支,可以支持到多少年?九八至零三的情況是給我們的一個好教訓,幸好這次的經濟衰退不是太長,所以可以支持很住。但是,若好像美國大蕭條的時候,相信政府不只發一次債了,而會多幾次的說。發債不是不行,但再想想香港這個彈丸之地,可以承受到多少債項而不影響政府的正常運作,及金融體系,亦值得深思。再者,當經濟衰退時,要加稅或減開支時,市民又會不願意,那麼錢從可來。如果現在不趁經濟好時儲多些時,那麼我的不敢想象那時的光景了!

    何故:

    當然我較相信「積極不干預」,但其實不可忽略現在的政府已經頗細了(政府開支佔GDP只是20%),同時香港亦都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。
    其實很明顯這次的銷售稅「諮詢」是有政治滲入其中了~~~

    Wolfer:
    如果五年前已經有5%的GST,那麼政府應該有多過七千萬的儲備,有條件作適度的減稅。(相信有得減稅冇人會話要稅率不變吧!)

    迴響 由 迷路貓 — 19 七月, 2006 @ 6:53 下午 | 回應

  7. 我想應否推行銷售稅,應看的並不是經濟是否好轉,而是貧富是否懸殊。因為銷售稅的對象並不是公司及商人,而是所有市民。現今貧富懸殊問題未見有抒緩跡象,如果在此時推行銷售稅,只會進一步打擊低收入及零收入人士,激化社會結構問題。政府說能借銷售銳來減低其他稅項,但減稅對這些人士並無幫助。

    至於政府能否誠諾在推行銷售銳後,就必定能抵消、甚至進一步幫助低收入及零收入人士呢?我不太樂觀。
    (註:幫助不單是即時金錢援助,而是幫助他們重投社會,及獲得合理薪金)

    迴響 由 hkxforce — 20 七月, 2006 @ 1:36 上午 | 回應

  8. 特首已正式宣佈放棄「積極不干預」,他究竟什麼葫蘆賣什麼藥?

    迴響 由 何故 — 13 九月, 2006 @ 12:08 下午 | 回應

  9. 這個消息我也收到,我也不知道這個葫蘆正在賣什麼藥。

   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,曾特首希望通過配合國家「十一.五」規劃,來抓緊合國內的發展機遇。而他一向主張強政勵治,不難想像他會認為只有政府才可以帶領市場做到這個目的,否則不會提出舉辦「十一.五」與香港發展經濟高峰會,以制定「行動綱領」(即是政府引導市場啦!)

    曾特這次的講話好像董伯伯的「八萬五」,「不說便不存在」,果然是「前朝遺臣」!

    其實近年國內發展這麼快,同時香港在全球化的大氣候下,香港一定要與內地配合,才會有將來。而國內所實行的是planned economy,政府加大參與率是不難想像的。

    但是「積極不干預」政策是香港成功的要素,他這樣高調的宣佈放棄「積極不干預」,我擔心會否打擊投資者的信心?而「大市場、小政府」亦會否因而會變形?

    迴響 由 科思 — 13 九月, 2006 @ 7:58 下午 | 回應


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 TrackBack URI

發表留言

在WordPress.com寫網誌.